第466章 假的香港人_港娱:功夫之王
白雪小说网 > 港娱:功夫之王 > 第466章 假的香港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66章 假的香港人

  整部电影,学生们都是张着嘴巴看的,根本合不拢,全程目瞪狗呆。

  中间夹杂着不断的惊叹,还有掌声。

  因为实在是太震撼了!

  等到电影的结局,学生们又纷纷落泪。

  因为最后的别离,实在太感人了。

  机器人学着人类挤出一丝微笑,拭去了人类的泪水。

  “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会哭了,但那是我永远做不到的事!”

  机器人最后沉入沸腾的钢水炉里,伸出那只翘着大拇指的手。

  冷酷的机器人学会了人类的情感,怎会不让人泪流满面。

  而后,就是雷鸣般的掌声。

  杨叶在掌声中站起身来,朝讲台上走去。

  身后是学生们狂热的,带着崇敬的目光!

  就连因为巩莉和杨叶一起出现,感觉自己脑袋上长了青青草原的杨建勋,也暂时把那事给忘了。

  杨叶上台之后,先鞠了个躬。

  这是他的习惯,他是演员,给观众老爷鞠躬是应该的。

  以前他的电影上映,带着主创团队去路演的时候,都要给观众们鞠躬的。

  这本是很平常的事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  不过,大礼堂的学生们见到他这个举动,却都激动得不行。

  人家可是国际巨星,居然这么谦逊有礼,真是……太了不起啦。

  在杨叶的一再示意下,掌声终于停了下来。

  杨叶清了清嗓子,对着麦克风说道:“各位中戏的领导们,老师们,同学们,还有北影的同学们,大家好。今天很高兴,能够站在这里,和大家一起交流电影艺术。”

  “啪啪啪啪啪啪!”

  杨叶刚说完一句话,下面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
  杨叶一上台,又是鞠躬,又说交流的,大家越发觉得这位大明星谦逊有礼,一点架子没有,对他除了崇拜,更增添了几分喜爱。

  名人就是这样,自带光环的。

  “七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京城,到北影学院和当时的学生们交流,带去了一部《终结者》。

  这次来中戏和大家交流,又带了一部《终结者2》,我很高兴,因为没有空手来。

  当年和那一届的同学们交流的时候,我们采用的是路演的形式,什么是路演呢?

  就是在电影上映之后,电影的主创人员前往电影院和观众见面,做面对面的交流。

  聊一聊电影创作的过程,也现场为观众答疑解惑,拉近和观众的距离。

  在香港,一部电影上映期间,我们大概要跑近五十场路演,和数万名观众近距离交流。

  有时甚至会跑到日韩、南洋、甚至欧美去,行程数万公里。

 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因为我们的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,我们需要适时地了解观众的意见,才能拍出更受欢迎的电影。

 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,那就是……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!”

  “啪啪啪啪啪!”

  太接地气了,一个香港的导演,居然会引用毛主席的话。

  同学们感到杨叶十分的亲切,和他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,纷纷热烈地举手发言。

  杨叶随手一点,说道:“这位同学,你来吧!”

  那人是后世有名的导演曹保平,他站起来说道:“杨导演您好,您这部《终结者2》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技术太先进了,让人叹为观止。

  尤其是T1000从地板上爬起来,变成跟保安一模一样的人,然后把他杀了的时候,太逼真了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  当然,电影中对于人性的考量,对于人类未来的警示,也足以让人引起深思。我的问题是,您是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呢?”

  杨叶道:“其实没有那么夸张,你所谓的逼真,是因为……我找了一对双胞胎来拍摄这个镜头。”

  “啊?”

  在场的人都傻了,他们之前还惊艳于这个镜头体现的高超的电脑特效技术,没想到背后的真相是这么的简单粗暴。

  杨叶说道:“其实这部电影只有三十多个镜头使用了电脑特效,其他都是我们的制作团队用各种奇思妙想拍摄出来的。

  对我而言,拍电影的过程,就是不断地遇到困难,解决困难的过程,如果你觉得条件受限,就不去做,那你就永远做不到。”

  哇,同学们赶紧把杨叶的这句鸡汤记了下来。

  “至于你说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,对我而言,没有所谓的平衡,也没有所谓的选择。

  七十多年前,乔托卡努杜发表了著名的《第七艺术宣言》,从此电影登堂入室,被承认是一门艺术。

  但我们要明白,电影和建筑、音乐、绘画、雕塑、诗、舞蹈这六大艺术是有本质的区别的。

  它是综合了六大艺术的第七艺术,我们在创造一部电影的时候,要集合众人的智慧,它不是导演一个人能够完成的。

  这就决定了,如果你想完成一部你心中的电影,它的成本会非常昂贵,不同于你写一首诗,画一幅画,作一支曲。

  所以我们在拍电影的时候,往往需要一名投资人,我们电影人需要对投资人负责。

  他投钱给你拍电影,助你完成梦想,在道义上,你得对他负责,你不能坑他,不能害他赔钱,对吧?”

  曹保平点点头,说道:“很对,所以您认为电影的商业大于艺术?”

  杨叶摇摇头:“这要看你对艺术的定义是什么。唐宋时期,诗词非常繁荣,宋朝时有井水处皆歌柳词,可见当时的群众基础。

  但经过不断发展,诗词变得越来越小众,只在文人之间流传,于是话本就开始兴盛。

  话本不断演变,许多人参与进来,到了元明清三代,小说得以繁荣,我们今天视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四大名著都是那一时期诞生的。

  但是,我们现在连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无法确定,《西游记》的作者吴承恩,不过是鲁迅、胡适之等人附会出来的。

  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,也是一段疑案,还有《金瓶梅》的兰陵笑笑生到底是何人,又有谁知道呢?

  可见当时的作者,并没有把写小说当成一件多么高雅的事情,否则的话,怎会不以真名示人呢?

  但恰恰是这样的作品,因为生长于群众之中,才会拥有无穷的生命力,得以流传至今。

  今天国内的很多文学大家,我说句实话,一百年后,他们的大作都会湮灭于历史之中,再无人提起。

  反而金庸、古龙的武侠小说,因为够通俗,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会得以流传下去。

  艺术如果脱离了群众,那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,会很快消亡,最好的结局,也不过是进博物馆。

  如果一个艺术家觉得自己高高在上,普通人不配欣赏他的艺术,那我要送他一句诗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baix.com。白雪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bai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