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太上皇教出了圣孙!_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
白雪小说网 >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> 第141章 太上皇教出了圣孙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1章 太上皇教出了圣孙!

  这里面的功劳,许多都是吴桢做的。

  后来,

  老爷子亲自给他升为靖海侯,世代拱卫东南沿海。

  靖海,取之海上靖平的意思,由此也可看到老爷子对其重视。

  汤和笑呵呵的道:“这位,嗯,老朱家的贵公子。”

  汤和没第一时间,说出朱雄英身份。

  “啊?”吴桢愣了愣,急忙行礼:“卑职参见小王爷。”

  朱雄英急忙侧身:“咳咳,吴大人好。”

  汤和见状,开始似笑非笑的看着吴桢,将话题朝东南沿海引了出去,道:“这些日子,东南情况何如啊?”

  吴桢看了一眼朱雄英,汤和深深蹙眉:“你妈的!咱让你说你就说!你在忌惮谁,在怀疑谁?每个眼力见的东西!”

  汤和的脾气,也不是啥和颜悦色的,在军中,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。

  本来这两年都收敛了,可看到吴桢怀疑的看着朱雄英,他气就不打一处来。

  吴桢被吓出一身冷汗,朱雄英也有些无语,汤爷爷这反应也太大了吧?

  至于么?

  不过朱雄英知道,信国公这是在为自己撑腰,给自己立威。

  寻及此,不免有些动容,心里乐开了花。

  吴桢被骂了也不气恼,叹口气道:“哎,这些日子,一直在剿匪,海盗无处不在。”

  “这些年海盗没少杀,可是他们领头和骨干的在,杀了一波还有一波,杀不绝!他们都躲在海岛上,大船根本开不进去。”

  “有时候官军刚出动,他们听着风就躲起来了!”

  朱雄英狐疑的看着他:“海盗?”

  吴桢说的不是倭寇,而是海盗。

  吴桢点头,道:“对!海盗!多在福建广东南部海峡上抢劫商船。”

  朱雄英不解的道:“他们,很难剿灭?”

  吴桢点头:“是啊,他们和千里之外的吕宋,三佛齐等地暗中勾结在一起,咱们大明这边剿的急了,他们就往那边一跑,等风头过了再过来,咱们拿他们也没办法,而且这些人,大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汉人。”

  吕宋,三佛齐,就是后世的菲律宾马来等地。

  汤和淡淡的道:“那边虽然是蛮荒之地,但从宋代开始,已经有不少汉人移过去,渐渐在那边形成一股势力。”

  “至蒙元末年,天下大乱,出海的人更多如过江之鲫。其中最多的是广东、福建人,出海后,就在三佛齐和吕宋一带落脚。”

  “后来大明一统,东南沿海的海盗集团,例如方国珍旧部等,也把根据地挪到了那边。”

  朱雄英揉了揉眉宇。

  看来自家大明的东南沿海,不仅仅是倭寇为患,还有一群汉人海盗也是祸患。

  那么如果交趾布政司商贸开了起来,这股子海盗,将会取代倭奴,成为交趾南岸最有威胁的一群盗匪!

  当听到吴桢描述东南沿海上的情况之时,朱雄英才将彼时大明沿海的情况更全面的掌握。

  以前他只是以为东南沿海最大的威胁是倭寇,从洪武朝开始,东南海禁防备倭寇已经成了东南主流战略政策。

  明初的威胁不在沿海,这个时候倭奴还不过是一群只会耍刀舞棒的矮子。

  就算在给他们发展一百年,到嘉靖时期,倭寇成患,看上去这群倭奴似乎国力发展到鼎盛巅峰了。

  实则不然,倭寇能登陆东南沿海,那是明人在带路,倭患实患于东南海商,患于国人罢了。

  和倭奴强不强大没有一点点屁的关系,要是不然,到了万历时期,这群矮子也不会在海上被大明海军吊抽。

  有明一代,明朝所有帝王,都从没有将倭奴当成真正的对手,究其原因,不外乎东海外一荒蛮小国,不值得大明动武!

  所以,此刻朱雄英也没把那倭奴当对手,当初谈及那地时更是没想到,但现在吴祯提起,他就有些皱眉了。

  朱雄英本以为交趾的海商发展,会带动东南海商,从而阻断倭奴在浙东为患。

  可现在看来,似乎要考虑的海上对手,不仅仅是这群倭奴,还有盘踞在南部沿海的国匪!

  朱雄英暗暗点头,看着吴桢,开口道:“继续说说倭寇。”

  吴桢愣了愣朱雄英的言语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气魄,似乎在汤老爷子面前,那身上的气势都不落于下风。

  吴桢想起刚才汤和的态度,知道眼前这位少年郎君地位一定不低,便点头继续道:“倭奴.…比这群海盗要残暴,更令海防军队头疼。”

  “他们见谁杀谁!刀枪比海盗要好,弓弩手多,进攻也更有章法!”

  朱雄英点点头,海盗充其量不过只是国匪,但倭奴却是一个国家的军队。

  “我们只是了解到他们会在每年的三五月和七九月之间,会顺着西风过来,可是大明东南版图太大,他们在哪里上岸,在哪里登陆,在何处岛屿补给等等,我们都不清楚。”

  “有千日做贼的,没有千日防贼的。”

  “他们来,咱们再集合,再去追,根本对其起不到一点点威胁。”

  “说起来,还是咱们的战船太少了,每次都堵不住!”

 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。

  果然,能亲自被老爷子提拔封为靖海侯的人,脑子里是有点东西的。

  吴桢说的有不错,被动防御再加上没有海军,敌人可以随时乘虚而入。

  大明的军事力量不在东南,洪武朝廷对东南的投入也不大,大量的军费和军事工程都修建了北疆,那里才是大明的主战场!

  就当下国体来看,国朝的防御政策是没错的,但要跳出来看,不发展东南海上力量,会让大明失去一个大航海的契机!

  海上….比所有人想象的都重要的多!

  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。

  未来,这里才是国人的主战场!能不能把握住先机,将西方人压在脚下,就看大明这個政权的发展了!

  东南倭寇比官军灵活,这不容置疑,因为官军要请命,集合,出发,一套程序下来倭寇那边也抢的差不多了。

  “你觉得,怎么剿倭比较好呢?”朱雄英问道。

  吴桢点头,开口道:“倭寇每年春秋登陆浙闽沿海,不过登陆内陆之前,他们需要在近海补充淡水资源,咱们只要查清楚这些岛屿,提前埋伏,一波给他屠杀完,有了这番威慑,我想,他们会收敛许多!”

  “此东海小夷,不杀不足以震国威,不但要杀,还要将其头颅挂在海岛上,给他们看!让他们知道咱大明的凌厉!”

  朱雄英看着他,心里只有五个字:这个人,可用!

  他目光足够长远,做事也足够狠辣,看问题也足够一针见血!

  难怪老爷子会提拔他,这个人放在东南,将来一定有建树!

  不行,他得赶在老爷子发现吴桢之前,揽为己用。

  朱雄英看着吴桢,淡淡的道:“噢,对了,听你来之前说你是昌国卫副千户?”

  吴桢点头:“对!”

  朱雄英狐疑的道:“是世袭的?”

  吴桢苦笑摇头:“不是。”

  世袭军户,何其难!

  大明对各种户籍都有严格的规定,尤其军户吃皇饷的,规定更加严格,在后期的时候,因为财政的分崩离析,军户随便世袭。

  但在明初,想世袭军户,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

  卫所的世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,从五军都督府到各大卫指挥使,都两只眼睛盯着,除了勋贵子弟之外,一般的军将是没资格获取的。

  朱雄英噢了一声,道:“有没有兴趣去闽南沿海?我可以给你一个世袭千户,当然,伱军中要做出建树,我可以推荐你联防浙闽沿海。”

  吴桢愣在原地,整个人好似懵了一般,脑子一片空白。

  世袭….千户

  这是在爵位上升了,在官职上也升了啊!这是双向升迁!

  他从一‘舟子’跟在汤和身边海防打仗,不知受伤几何,才博来一个副千户的官职。

  而现在,他只是来拜访汤和老爷子一面,回答了眼前这年轻人几句话,就被世袭千户?

  这馅饼,来的太突然点了吧?

  而且,他怎么都有些不敢相信!

  这是朝廷的官儿,你一句话就能决定?

  你谁啊?这么大权柄?

  可谁知,下一刻。

  汤和不悦的看着吴桢:“没眼力见的东西,还不谢谢人家?!”

  吴桢更加懵了,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情况,只能哦哦的道:“谢谢朱郎君。”

  朱雄英笑了笑:“不客气,你年关后先别着急回昌国卫。”

  “好!”吴桢有些局促,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朱雄英,实在摸不清楚眼前这温文尔雅的公子是谁。

  朱雄英看着汤和道:“汤爷爷,您和老部下好好聊聊,我不叨扰你,我先回去想想事儿。”

  汤和摆手:“中!回去吧。”

  朱雄英离去。

  留下一脸痴呆云里雾里的吴桢,他怔怔的看着汤和,等朱雄英走远后,才长吸一口气:“老国公,这….靠谱啊?”

  “一句话,就给俺世袭啦?”

  “俺….俺咋就不信呢?”

  汤和白了他一眼,哼道:“臭小子,这些年在东南沿海没白待,刚才回答的极好。”

  “别说他给你世袭,他现在就算给你再朝上升两职,升到指挥佥事,咱都不觉得稀奇。”

  嘶!

  吴桢瞪大眼睛,倒吸凉气:“那.…那俺岂不是,岂不是真要世袭千户啦?”

  汤和没好气的道:“废话!这还能有假?等着吧,用不了多久,调令就能去滁州。”

  “他看上了你,是你的福分,不要问那么多,好好跟着他干,将来少不得你的好处!”

  吴桢激动的无以复加:“这,这这这.…谢谢老国公!”

  “谢我干啥?”

  汤和白了他一眼。

  吴桢吸了吸鼻子,看着朱雄英离去的背影,眼中神色晦暗不明,暗忖道:“究竟会是谁呢?”

  无论如何,吴桢都心怀感激,恭敬的对朱雄英离去的方向行礼:“谢谢。”

  汤和挥挥手道:“成了,这离滁州有两天脚程,赶快回去团聚去吧,一年也回不去几次,滚滚滚!”

  吴桢笑呵呵的点头:“那成,老国公,卑职这就走了,您老保重身子。”

  “嗯。”汤和点点头。

  随后。

  汤和望着吴桢离去,背着手从摇椅上起身,咂摸咂摸嘴巴:“这摇椅真不赖。”

  “嘿,那小子在南边待那么久,上次传到南边的消息,还是沸沸扬扬的太孙身死,他估计想不到吧?太孙被他曾爷爷给拉回来了。”

  汤和笑了一声。

  说着,他便晃着佝偻的身子,朝皇宫走去。

  谨身殿内,朱元璋挑选了几本今年发生在京畿道内的史料,准备给朱怀送过去。

  恰这时,汤和来了。

  “重八。”

  朱元璋笑着道:“来啦?”

  汤和道:“今天雄英去咱那拜访咯。”

  朱元璋嗤笑道:“瞧你这得意劲儿!”

  汤和哈哈大笑,然后走到朱元璋身前,表情换了几分肃穆道:“吴桢是你调回来的么?”

  朱元璋愣了愣,点头道:“嗯!此人在东南颇有建树,咱准备考察考察,给予升迁。”

  汤和苦笑道:“可真是亲爷孙呐!”

  “嗯?”朱元璋蹙眉。

  汤和道:“碰上了!今天你大孙碰上了吴桢,说要用此人,咱知道他现在恐怕很想见你,便来找你咯。”

  “呵?他都说啥了?”朱元璋来了兴趣。

  汤和面上带着几分赞赏和佩服:“乖乖!不得了!可是不得了!那小子一言一行,那股子劲,无不带着不容置喙的口吻,活脱脱一个上位者气势,咱在他旁边都暗淡了不少!”

  “吴桢那家伙,不知道他朱雄英皇孙的身份,都被皇孙三言两语给征服了,这小子的魄力,可了不得呀!”

  朱元璋失声大笑,带着几分骄傲和膨胀:“呵!也不看看谁调教出来的!这可是咱和老爹,一同培养出来的,能有孬种不成?”

  “啧,雄英这孩子,咱爷孙两,眼光这可真出奇一致啊!好,既然他看上了,那咱就将这份恩情,交给咱孙子!以后也让那吴桢心甘情愿跟着他!”

  “以前都是咱给他挑人,难得他自己看上一个人了,咱要听听,他究竟为啥会看上吴桢!走,咱去他府上溜达溜达!”

  汤和笑着道:“好,好,走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baix.com。白雪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bai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