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1章 真正的天子_崇祯重振大明
白雪小说网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351章 真正的天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1章 真正的天子

  分封制是在前几天定下的,群臣都没想到,皇帝这么快就要实行分封,还一下子拿出两个岛屿。

  这让他们很是惊讶,同时也感受到皇帝推行分封的决心。

  在实打实的封地诱惑下,群臣积极讨论,最终决定选择一位藩王和一到数位功臣,将他们分封到两个岛屿。

  具体是哪位藩王、哪些功臣,需要由他们主动申请,然后朝堂上再认真商议。

  朱由检命礼部和宗正寺整理相关资料,通报给来京的藩王和功臣后裔。

  这次分封的目的,明显是让陕西的灾民迁过去。兵部尚书袁可立考虑到其中的难度,建议道:

  “陛下,因为要迁移陕西灾民,臣以为选择藩王和功臣时,应该以陕西出身优先。”

  “这样陕西的民众会更熟悉,愿意跟随他们。”

  “朝廷可派遣官员主持移民,同时迁移一些卫所,由卫所士兵维持迁移秩序。”

  移民说着简单,却不是一件容易事。不光要准备好要移民的地方,准备好一路上的粮食,还要让民众愿意迁移。

  而且千里跋涉、路途遥远,一路上死亡的人绝对不在少数。如果有移民受不了、在路上被人挑唆,就有发生动乱的可能。

  所以袁可立建议迁移一些卫所,在卫所官兵的带领下,约束这些移民。

  同时,因为卫所官兵再怎么说也是军队,拥有一定战斗力。他们到了海外,可以保护移民。

  朱由检之前就思索过如何在海外移民开拓,而且考虑过使用卫所。之前成立的东宁卫和金角卫,就是一个尝试。

  所以他听到袁可立的建议后,对此颇为赞许,让他安排官员负责移民和卫所迁徙。

  同时把自己之前提出的军民卫,向群臣道了出来。认为所有移民到了海外,都应该先按卫所编制,以便让移民有组织,应对各种危机。待到稳定之后,才能改成郡县。

  移民到了海外,每一户至少分配一顷地,以便吸引流民、让他们向海外迁徙。

  军户要有优待,到了海外和民户一样编为军民户,并且要分配至少一方里的永业田,鼓励他们迁徙。

  军官则更要优待,按照他们的世袭官职转为相应世爵,分配至少方十里的领地——

  可以说,朱由检这是用爵位和领地买断世官的功劳,让大明以后不用再背着这个负担。

  对于不听从朝廷命令、不愿搬迁的世官和军户,如果当地卫所被撤消,可以转移到其它卫所,也可以根据祖上的功劳,分配迁移走的卫所留下的土地。但是他们以后就转为民户,不再有任何优待。

  不过陕西的边防压力比较大、需要士兵守卫,具体能搬迁多少卫所、把哪些卫所迁移,需要兵部和五军都督府,同当地督抚和都司卫所商议。

  卫所搬迁后留下的土地如何分配,也需要拿出方案处理。尤其是一些卫所的土地,现在不是被军官就是被当地富户占据。如何让他们把土地吐出来重新分配,很考验当地官员的能力。

  为此,朱由检决定赐署理三边总督孙传庭尚方宝剑,全权负责此事。

  甚至以陕西是重灾区为由,打算实行戒严。预防动乱发生,同时便于救灾。

  不过对于此事,群臣争议很大。因为按照戒严法,皇帝可以直接向戒严区发布中旨,不经过朝堂讨论。

  所以群臣普遍都不想增加戒严区,尤其是那些对陕西是否发生大灾心有疑虑的臣子,对此很是反对。

  兵部尚书袁可立的说法,就代表了很多臣子的意见:

  “若是陕西那边确有大灾消息传来,确定实施移民,臣以为可以把陕西划为戒严区,并且把迁移路线上的府县也划入。”

  “陛下稍安勿躁,不要乱了方寸!”

  朱由检能不急吗?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明末农民起义就是从今年开始的,陕西发生大灾是确定的事情,正在酝酿着足以倾覆大明的危机——

  否则他何必装神弄鬼、把历史知识当做托梦说出来,在朝堂上讨论救灾?

  但是袁可立说的也有道理,朱由检面对群臣的反对,只能按下性子,等陕西消息传来。以免君臣对立,对救灾更为不利。

  今日朝会主要就是商量民乱和救灾的事情,朱由检和群臣商议了很多细则,安排了各种事务的负责人。直到天色将暗,才放出了他们。

  群臣在这一整天的会议后,都感觉心力交瘁。不过还有很多人没有时间休息,像是徐光启,就带着皇帝提出的条件,匆匆前往京城的教堂,和耶稣会传教士商议。

  被任命为戡乱救灾委员会委员、几乎拥有首辅权力的袁可立,更是被很多官员围着,商议今日之事。

  左副都御史李邦华道:

  “今日之事,实在匪夷所思。”

  “袁公如何看待?”

  袁可立也觉得匪夷所思,现在都不敢相信会议上发生的一些事。

  但是他作为皇帝信任的大臣、如今担负重任,自然不能拆皇帝的台,向李邦华和看着自己的群臣道:

  “子不语怪力乱神,敬鬼神而远之。”

  “但是陛下到底是天子,他能感应到什么,吾等无法尽知。”

  “既然无法证伪,不如暂且相信!”

  意思是旱灾真假,等陕西那边传来消息就知。这是能验证的事情,不用过于心急。

  至于现在,就当做这件事是真的,按照皇帝的吩咐,做好救灾准备。

  周围的臣子闻言,纷纷点头认同。他们大多对皇帝的说法抱着怀疑,但是就像袁可立所说,一两个月就能验证的事情,似乎也不用太心急。

  毕竟在他们的时间观念中,一两个月的时间很短,很快就能验证。

  那些想就此事劝谏的臣子,在袁可立的劝说下,大多决定再等一两个月,待陕西的事情传来后,再决定是否上疏。

  如果陕西没有发生旱灾,他们一定会就此事劝谏,甚至像喷万历皇帝一样,把皇帝喷得不想面见群臣。

  但是如果陕西发生旱灾的事情是真的,他们就要认真考虑,如何面对这位能沟通天地的皇帝——

  毕竟这可是真正的天子,能沟通祖宗神灵。面对这样的皇帝,谁不感到敬畏?

  甚至还有很多人,已经琢磨着是不是要好好立功,让这位真正的天子,给自己册封神位。

  可以说,朱由检抛出的托梦说法虽有风险存在,但是一旦被证实,他就能在这个时代拥有无上的影响力。

  这也是他琢磨许久后,以托梦说出历史的原因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baix.com。白雪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bai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